目前分類:雪賢頂嚴宗喀巴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章  顯密諸經之記別
 
  宗喀巴大師者,乃於無量劫前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資糧圓滿,應正等覺;唯為化度諸難調故,於邊地中現苾芻身,住持如來聖教,饒益無邊有情而已。然諸劣根有情猶難信解,今以教理略明大師示現之由。大師係文殊菩薩之化身。文殊久已斷盡二障,圓發二智,為七佛師;故此大師亦已成佛久矣!如文殊根本教王經中授記云:「世間我涅槃,地上成空虛。汝(指文殊)現異生身,行諸佛所行。彼時雪山中,有極喜蘭若。」此中記前文殊示現異生之像,地在雪山之中,寺名歡喜也。今藏中有寺建自大師,故大師為文殊之化現,一證也。又空行秘密經云:「曼殊師利號賢慧,增廣教法甚希有。」此記文殊之德號與大師同號,又一證也。又天竺月稱論師授大明杜鵑論師記云:「至尊宗喀巴者,係曼殊師利現苾芻身,於邊地中,為度生故,隨意受生。汝亦生彼,如彼教行,宏廣教法。」云云。又提婆菩薩、佛護論師、靜天論師,皆現彼論師,前為授記云:「於邊地中有至尊宗喀巴曼殊師利,住持教法。汝亦是彼所化度者,應禮彼足,如教修行,修諸心要。」云云。大明杜鵑論師者,即宗喀巴大師之弟子克主傑尊者是也。此中明記宗喀巴之號。又克主傑尊者前身在天竺受生,文殊菩薩現身告曰:「邊地眾生愚蒙,不知取捨之處,實可悲愍。以無明故,趣入邪道,流轉生死。我為安立彼等於解脫及一切智位故,順其下劣意樂,現苾芻身。汝亦是我所化機故,應往生彼中。」云云。又於一時,慈尊現身教云:「於此瞻部洲中,為欲光顯釋迦能仁教法,猶如日輪,故文殊化身,與大師親來無異,汝亦應往宏彼教法。」此二記別,即為記示彼為師徒之關係。如是等教甚多,恐繁不錄。
  曼殊師利菩薩者,為化眾生故,現為諸佛長子之身。究其實體,則成佛已久,於無量劫前平等世界中,應正等覺,號曰龍種勝佛;此為健行三摩地經中所說。於未來世當現正覺,號曰普見如來;此出寶積經中。於現在北方,過去四十二恆河沙數佛土,有世界名曰常極歡喜,愛樂殊勝,有如來應正等覺號曰勝解,極歡喜藏摩尼寶積王現在住世。彼中無有聲聞獨覺,唯有一乘,無餘乘名,亦無老病諸苦惱事。彼如來者,莫作異念,即曼殊師利童子是也。此為指鬘經中所說。僅以如上所引經教,已足證明宗喀巴大師為文殊之化現無疑矣!
 
        第二章  略述過去事跡(經論記別,約兩卷有餘,恐繁不錄。)
 
        第三章  別明現世事跡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爺序(譯自藏文原序)
  眾生在六道輪廻的苦海中,受盡千生萬苦,自己無法了脫苦輪,唯一能夠救拔眾生痛苦的,就是我們的三界大導師——釋迦牟尼佛。佛陀的教法,在西藏好像是純金經過剪、磨、煉一樣,一點也不會有錯誤。
  在西藏顯密佛法的傳承中,所有不正確之處,能夠用聞、思、修三慧去整理,而成為完整佛法,唯一的就是宗喀巴大師。因此,他創立格魯巴,名聞遍滿於全世界,特別是西藏和中國,均以宗喀巴大師的格魯巴——黃教密宗為主。
  宗喀巴大師的傳記,在藏文裏有好像大海那樣的多,而在中文的翻譯裏,卻如一滴水似的,少之又少。
  修慧法師編著這部《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是以法尊法師的譯本為主,並以西藏和中國所有學問最好的譯著,做為重要的參考資料,而重新編成的。
  中文的宗喀巴大師史傳,從以前到現在為止,較為完整的,唯有這一部書。而且本書是用白話文寫成的,大家都很容易明白,以此可做為發揚格魯巴——黃教密法的基礎。希望讀者閱讀這部史傳之後,心懷中都能夠種下有成就的種子。也因此,可能結下的有善惡之緣。
  藏曆陰木牛年正月三十日,西元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吉祥圓滿日
                           西藏大神通轉世佛爺(丹吉)序於臺北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 │││││ │  卷八  (釋第六勝義菩提心 之五)
│││ │││ │││││ └─辰二 別破唯識宗 分三
│││ │││ │││││  ┌─巳一 破離外境識有自性 分二
│││ │││ │││││  │┌─午一 敘計
│││ │││ │││││  ││   諸唯識師於上述中觀宗心不忍可,不依佛意,唯隨自分別建立宗義,
│││ │││ │││││  ││ 欲顯自教所說宗旨。頌曰:「不見能取離所取,通達三有唯是識,
│││ │││ │││││  ││              故此菩薩住般若,通達唯識真實性。」
│││ │││ │││││  ││   安住增勝般若波羅蜜多,勤修真實義之六地菩薩,由何正理能不增益異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序
  佛說法四十九年,全部精義實匯歸於般若大海。中論為渡般若之慈航;入中論乃達中論之梯階。
總其要旨是在成立一切法無自性而建立因果緣起。惟文義幽邃極難通達!宗喀巴大師從而疏之,顯彼密意。
全論以十波羅密配釋十地。其前五度及後四度與大乘各宗無大差異,而慧品中則詳辯正見廣為質難,
不但不共瑜伽經有且不共自續別於他生義中廣破唯識分及清辨精微奧妙歎未曾有諸有智者幸善觀擇次封仰慕此論。
前年春間,曾請悅西格什依據藏文原本講授,嚴定法師翻譯;惜甫畢初地空襲頻仍,格什復有赴藏之行,
遂爾中輟。今幸法尊上人善能遠承玄奘事業,譯出斯論,使渴望月稱者心願圓滿,中觀正義亦得更為光顯。
嗟夫,正法凌夷,邪說橫興,殺伐相循,靡有攸止。用將此論付印流通,伏冀見者聞者鹹引發善根,深信因果,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集此菩提道次第心論之用意:
一、為自誦習。思惟記憶,成就正念故。
二、為怖畏廣論大文難通達者,作橋船以通達廣論故。
三、為學習廣論以後,能得攝持要點,正入修行故。
四、初未進入大般若宗道之人,於短少時分得悉般若大經六百卷入道之門路故。
五、久修之人,沒於沈怠深坑,想修無法自振,失修行動力者為作激勵鞭策故。
六、世情慌亂,雖忻樂佛法無暇學修之人,備書案頭,隨得一句一偈,亦得處世活人,暗夜之大明炬故。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序 言
  能海上師是中國現代佛教界著名的高僧,俗姓龔,名學光,字輯熙,四川綿竹人。
公元一八八六年誕生於漢旺場,幼年父母雙亡,依姊生活成長。
年甫弱冠,即以天下為己任,初仕軍界,一九一三年派往東瀛考察,最初接觸了佛教。
他從佛陀的教義中,發現瞭解除世間苦難的途徑,從此一心歸向佛法。
一九二四年,投培陵縣天寶寺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在新都寶光寺從貫一老和尚受具足戒,時年卅九歲。
戒期完滿後,即約同戒六人,共赴西藏求法。初至西康打箭爐,從降巴格西學習,繼又至裏塘那摩寺,
降陽仁波卿處受學。一九二八年經老格西贊勸,發心入藏,步行跋涉,備歷艱險。翌年,方才到達拉薩,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卷四  共上士道
    │   如是長時修習種種生死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得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
    │ 道能證解脫,脫離生死。又此解脫非如善趣,可再退失,然所斷過及所證得僅是一分,自利尚且不滿,
    │ 由此利他亦唯少分,最後世尊勸發當趣大乘;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如攝大乘論云:二乘畢竟
    │ 當捨棄,無力成辦世間利,應趣佛悲乘所示,一味利他為自性。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
    │ 士夫勝力,謂能荷負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利他樂。弟子書云
    │ :飢極撮草畜亦食,渴極獲水歡暢飲,凡是士夫勤利他,安樂威德勝力夫,日光遍照遊行乘,地不擇擔
    │ 負世間,大士無私天性然,一味勤勇利世間。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無有喘息,是名士夫亦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一  道前加行
敬禮一切具大悲心者殊勝至尊足!
敬禮無憂自在佛,殊勝當來彌勒佛,一切佛父文殊智,教証龍樹無著前。
為令有情易了知,甚深廣大見與行,引導菩提道次第,由略攝理此中說。
 
  此中攝一劫殊勝佛語扼要,並攝龍樹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到一切智地殊勝士夫法門,三士夫一切修行次第。
至於如何以菩提道次第之門,引導具根性者到達佛地是為當說之法要。如迦濕彌羅諸善巧大師所許,
說法之前顯三殊勝:(一)造論者殊勝,(二)法之殊勝,(三)說者聽者應如何作業之殊勝。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上士道次第中之「別學後二波羅密多」
│       │  │ 敬禮具大悲尊勝師長足
│       │  │
│       │  └─丑二 特別修學最後兩種波羅密多 分六
│       │  「特別修學最後兩種波羅密多」就是修習
│       │ 「奢摩他」(意譯「寂止」;簡稱「止」)及
│       │ 「毘缽舍那」(意譯「勝觀」;簡稱「觀」)的方法;
│       │ 因為「寂止」和「勝觀」是分別屬於「靜慮波羅密多」和「般若波羅密多」。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上士道
│    │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  第一節 入大乘門
│    │  從各種不同觀點長時這樣修習生死輪廻的過患後,便會看見三有一切如同火坑,於是我們便會全心
│    │ 全意求取證得惑苦息滅(即是苦、集盡滅)的解脫。只要我們學習「三學寶」的道軌,便能夠證得
│    │ 了生脫死,決不退轉的解脫;不會像輪廻善趣盛事那般。不過,我們所斷的過失及所證的功德,尚未
│    │ 究竟,所以不能圓滿成就自利;亦只能夠以有限的方式成就利他。要到最後得佛陀策勵,我們才會
│    │ 趣入大乘,所以,具有慧力的人在最初便應該進入大乘。如《攝波羅密多論》所說:「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共中士道
├────┼─────  第一節 希求解脫
│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    │  應當念死及思維死後將會墮落惡趣的道理,令自心厭棄這個世間,精進求取後世受生善趣。然後,
│    │ 應以具量的皈依修持,並透過思維善不善業及其果報的定解,盡力斷惡修善,這樣便能得生善趣。
│    │ 但是,切勿因此而自足,當我們已發起「共下士」的意樂之後,即應修習「共中士」的意樂,亦即
│    │ 厭離生死輪廻中的一切事物。在這種基礎之上,我們便能發起無上大菩提心,希求成為「上士」。
│    │ 因此,我們必須修學「中士」的意樂。理由是因為我們即使已獲得人或天的階位,可是我們尚未脫離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共下士道
├───┼──  第一節 念死無常
│   └─戊二 盡取暇滿優點的真正方法 分三
│   盡取暇滿優點的真正方法,分三:(一)共下士道的修心次第。(二)共中道的修心次第。
│   (三)上道的修心次第。
│    ┌─己一 共下士道的修心次第 分三
│    │  共下士道的修心次第,分三:(一)正式修學下士意樂。(二)下士意樂的標準。
│    │  (三)遣除對下士意樂的誤解。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sKyes bu gsum gyi rnyams su blang ba'i rim pa thams cad
         tshang bar ston pa'i byang chub lam gyi rim pa
             (簡稱: Lam rim chen mo)
┌────────────  序分
├──────  第一節 論前皈敬
├─甲一 序分 分四
│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梵:Namo guru Manjughosa)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