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囉陀羅尼
sta-thA-ga-to-sni-sam si-tA-ta pa-tram a-pa-rA-ji-tam pra-tyu-ngi-ram dhA-ra-ni
第壹會 毘盧真法會
曩莫 薩嚩母馱 冐地薩哆[口*大]毘藥。 曩謨 颯跢喃 糝藐糝母馱 俱胝喃 娑室囉嚩迦 僧伽喃。
na-mah sa-rva-bu-ddhA bo-dhi-sa-rva-byah. na-mo sa-ptA-nam sa-mya-ksam bu-ddha ko-ti-nam sa-srA-va-ka sam-gha-nam.
曩謨 盧雞 阿囉罕跢喃。 曩謨 素嚕哆半曩喃。 曩謨 塞訖唎跢 誐弭喃。 曩謨 阿曩 誐弭喃。
目前分類:雪域法雨 (56)
- Feb 19 Fri 2016 21:15
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呢經
- May 14 Thu 2015 09:26
《溫薩耳傳〈供養上師與大印合誦法〉義譯》 善慧法幢 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 May 14 Thu 2015 09:23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 珀瑪迦爾波 喇嘛 原著 達瓦桑杜 格西 英譯傳授 美籍 伊文思.溫慈 博士纂集 張妙定 譯漢
- May 14 Thu 2015 09:18
《明行道六成就法要》 珀瑪迦爾波 喇嘛 原著 達瓦桑杜 格西 英譯傳授 美籍 伊文思.溫慈 博士纂集 張妙定 譯漢
- May 14 Thu 2015 09:15
《〈事師法五十頌〉釋》(圖檔) 馬鳴菩薩 造頌 宗喀巴大師 造釋 湯薌銘、何曼慧、任悟達 譯
- May 14 Thu 2015 09:12
《大圓滿 廣大心要前行 能顯遍智妙道 念誦儀軌》 金剛上師‧根桑澤程.仁波切 傳授 嚴定法師 編譯
- May 14 Thu 2015 09:08
《大圓滿教 甚深心要 三寶總集 蓮師行儀 易知趣入作業合編.名普攝事業法》(圖檔) 編輯者:慧無邊大師 貢噶上師審定 噶馬堪布講授 弟子釋滿空敬譯 多傑賈波筆受
- Apr 10 Thu 2014 06:04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6) (頂現觀加行品、漸次現觀加行品、剎那現觀加行品、法身品、餘攝品)
│││ │││ 第五 頂現觀加行品 釋
│││ │││ 【釋】 獲得圓滿一切相現觀已,即生至極究竟之通達故,為易解故頂現觀前先說相等。頌曰:
│││ │││ 夢亦於諸法 觀知如夢等 是至頂加行 所有十二相
│││ │││ 極串習故,雖於夢中亦觀一切諸法猶如夢等、不生於聲聞等地歡喜之心、見如來等、緣佛種種
│││ │││ 神通變化、生說法心、由先觀見地獄等有情而念於自佛土離諸惡趣、成就息滅城邑等火災之真實
│││ │││ 加持、成就息滅藥叉等非人損害之諦實語、依止自以神通勝於他之善知識、於一切種學習般若
│││ │││ 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有執著、近佛菩提等十二者,是得頂現觀時所有之殊勝相。
│││ │││ 【疏】
- Apr 10 Thu 2014 05:58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5) (圓滿眾相現觀加行品 2-2)
│││ │││││ │ │└─辰三 相智加行相 分三
│││ │││││ │ │ ┌─巳一 承接
│││ │││││ │ │ │ 其次等云云。
│││ │││││ │ │ ├─巳二 頌
│││ │││││ │ │ │ 以「依真如法住」等前諸句頌說已,而以末後二句略標。
│││ │││││ │ │ └─巳三 釋
│││ │││││ │ │ 是為一切相智性加行所攝智相。事體謂七種相智加行自體。
│││ │││││ │ │ 以何而表者,以上所說此等智相十六差別所攝菩薩之智而表,此亦如以熱觸表火,
- Apr 10 Thu 2014 05:37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4) [(一切智品)、(圓滿眾相現觀加行品 2-1)]
│││ ││ 第三 一切智品 釋
│││ ││ 【釋】 若無徧知一切法體,即無善徧了知道故,一切智性。
│││ ││ 【疏】
│││ │└─己三 說能清淨道智之支分體智 分三
│││ │ ┌─庚一 舉其關連承接
│││ │ │ 已說道智之後當說一切智性之因者,謂若無有徧知一切無常等之法體,即無善徧了知三乘之道,
│││ │ │ 作為道智支分而講說故。
│││ │ │ 凡此第三品中主要所說之體智者,彼為何耶?為是具無常等十六行相菩薩亦應修習之體智耶?
- Apr 10 Thu 2014 05:29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3) 賈曹傑 達瑪仁欽 著 釋宗根 由藏譯漢(道相智品)
│││ ││ 第二 道相智品品 釋
│││ ││ 【釋】 若無遍知道智性者,即無通達一切相智性故,道智。
│││ ││ 【疏】
│││ │├─己二 說能趣彼之道智 分三
│││ ││ 如是已說所得之果一切相智性,第二當說趣彼相智之道智也。 此中分三:
│││ ││┌─庚一 舉釋承接
│││ │││ 現證獲得一切相智性者,若無圓滿修習及徧了知趣彼之道智,則無能得相智,故如前說彼等之中
│││ │││ ,唯引為因而說道智。
- Apr 10 Thu 2014 05:22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2) 賈曹傑 達瑪仁欽 著 釋宗根 由藏譯漢(一切相智品 2之2)
│││ ││││ │││ 【疏】
│││ ││││ ││├─卯三 忍 分二
│││ ││││ │││┌─辰一 頌
│││ ││││ ││││ 下品所緣者,色等勝義無自性性;相者,通達勝義彼無乃是名言體性。
│││ ││││ ││││ 中品所緣者,謂以彼等色等無生無出離之所差別;相者,通達由如是理緣於四諦
│││ ││││ ││││ 而修故,身等清淨。及上品所緣者,謂以彼等無相之所差別;其相者,謂即通達
│││ ││││ ││││ 由勝義不依彼相故,非以二種作意而作勝解及無想之上品忍智。
│││ ││││ ││││ 此等依次經云:「舍利子,色者離色自性,乃至不相合雜。」及云:「舍利子
- Apr 10 Thu 2014 05:06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6-1) 賈曹傑 達瑪仁欽 著 釋宗根 由藏譯漢(一切相智品 2之1)
解初品(一切相智品)義
一切時中恭敬頂禮於至尊諸正士具大悲心者足下!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 顯明義釋 心要莊嚴疏。
無量智者所行道 波羅密多最勝理 以誰大恩作顯明 至尊上師恭敬禮
佛教圓滿道津要 如實觀見獲得已 悲憫眾生施教誡 上師足下頭頂禮
如其盡其所有深廣義 無餘觀見大悲心隨轉 補處正士文殊師利等 於諸傳承上師至誠禮
- Apr 10 Thu 2014 05:03
《現觀莊嚴論略釋》(2-2) 彌勒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藏譯漢並釋
││ ││││││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 第五之二
││ │││││└─壬二 明勝加行 分二
││ │││││ ┌─癸一 積善根之身
││ │││││ │ 昔承事諸佛,佛所種善根,善知識攝受,是聞此法器,
││ │││││ │ 親近佛問答,及行施戒等,諸勝者許此,是受持等器。
││ │││││ │ 此處正說緣空性止觀雙運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
││ │││││ │ 界從大乘加行道暖乃至最後心。
││ │││││ │ 若於往昔承事諸佛,並於佛所供飲食等種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識之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
- Apr 10 Thu 2014 04:57
《現觀莊嚴論略釋》(2-1) 彌勒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藏譯漢並釋
現觀莊嚴論 序
聞西藏所傳慈氏五論,以現觀莊嚴為必習,因亟勸法尊譯師出其頌並略釋之。乍觀一切相智中菩提心二十二喻,
二十大乘僧,四加行各分上中下,染淨所能分別三十六,十三修行法性,八出生正行。道智中大乘見道十六剎那。
遍智中遠近道能所治差別,及加行十差別,四自性。一切相加行中三智差別相與加行德失相,三智相及勝相各十六,
作用相十一,自性相十六。見修頂各能所取分別三十六無間頂加行破邪執十六種。漸次加行十三種。剎那加行四種。
四身差別及智身二十一聚與二十七事業等。玄旨稠疊驚歎得未曾有。
已而取大般若第一會第二會第四會對照之,則燦焉秩焉皆經文固有之義層也。然直閱般若經者,易以繁複生厭。
- Apr 10 Thu 2014 04:50
《現觀莊嚴略義寶鬘論》 甲操傑大師 著 五臺山 紮薩克.羅桑巴桑 講授 隆果法師 譯文度語 任傑 整理校勘
極尊聖者 諸具大悲心者 足下恭敬禮
憫諸眾生度脫三有海,自由悟入甚深真性義,善服施等六度正行衣,眾生怙主上師足下禮。
佛說一切了不了義教,如實分析蒙佛親授記,補處慈尊文殊師利足,至誠一心恭敬頭頂禮。
園林深處修習正定時,親蒙能仁慈悲隨攝引,圓滿教賜勝道波羅蜜,佛子師子賢足恭敬禮。
三世諸佛唯一共趣道,菩提道次次第殊勝禮,數量次第如是決定理,應如理釋師子賢妙宗。
此中,我們的大師以大悲體性,為所化眾生的義利故,廣說無量契經,其中之中心要義及廣顯三乘現證次第,
即是《般若波羅蜜多經》。於彼《般若波羅蜜多經》有廣、中、略三部,彼三部又各分為三:即是九部般若。
其廣中廣有五百卷,或謂支那(漢地)有譯,中般若四百卷,諸大譯師住世時,雖然俱說古印度有此經,
- Apr 10 Thu 2014 04:36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 現觀莊嚴論明義釋》 聖 彌勒 造論頌 獅子賢 阿闍黎 造釋 釋法海 譯
譯者 序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現觀莊嚴論之明義釋》,是名稱普聞如日月之獅子賢阿闍黎所造, 如宗喀巴大師於
《金鬘疏》中說,此釋是文簡義賅,勝出聖地餘他諸師之釋,是諸無礙了知一切明處之智者之頂嚴。
佛陀說法蘊, 諸乘共認有八萬四千, 若以大乘之說, 是無量無邊法蘊, 此若歸攝則為廣中略三本般若經,
即所謂十萬頌、二萬頌與八千頌般若經。
《般若波羅蜜多經》自性本莊嚴,以其深廣浩瀚,非當今凡夫所能頜受, 唯一生補處所造《現觀莊嚴論》,
能以三智之境,四加行之道與法身果,清晰次第提綱契領,彰顯是一補特伽羅從初業乃至成佛,完全具足無遺之
- Apr 10 Thu 2014 04:33
《八事七十義建立‧善釋彌勒上師言教》 妙音笑 金剛大師 著 任傑 由藏譯漢
南無 谷汝 曼殊郭卡雅 索(日/阿)索得扎
日親宣說如日解說勝,佛母密意甲操慈氏說,為分八事七十實假故,上師本尊足下恭敬禮。
正如聖者師子二師說,以略句義顯明當解釋,順六莊嚴莊飾能仁教,作諸明慧智者項莊嚴。
┌─甲一 釋八事 分八
│ 論曰:「般若波羅蜜」至「及法身為八」。
│┌─乙一 一切相智 分三
││┌─丙一 性相
- Apr 10 Thu 2014 04:30
《班欽一切智再燃佛母義明燈單獨分開七十義善說明慧喜筵──別稱:廣八事七十義》 福稱大師 造 宗澄 譯
稽首稀有悲執持,為引無邊善眾生,轉諸經藏妙法輪,無等導師能仁主。
前生比丘慈氏稱,現世菩薩慈氏怙,未來尊號慈氏佛,三地光滿而敬禮。
廣說深廣佛母義,雪山經現觀文劍,聚集動搖講辨著,慧力子賢足下禮。
聖地海中取了義,深密經典寶資庫,滿足藏地所化願,敬禮法主鄂譯師。
於此濁世佛教中,具有與佛等事業,第二佛陀宗喀巴,嘉曹自在恭敬禮。
敬禮誰恩釋經論,了知一份觀察盛,班親智者自在後,當明八事七十義。
- Apr 10 Thu 2014 04:19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耶西尊珠 造 釋法音 藏譯漢
譯 序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係由十七世紀西藏高僧耶西尊珠造於工布,論以偈頌方式將總攝一切佛法綱宗的菩提道
圓滿教授和盤托出。綜觀全論,內涵全備,次第井然,提綱契領,脈絡清晰;既易於正見佛法深義,
尤便於行「略修」之用。
一九九三年間,筆者負笈印度學習佛法與藏文,想到本論若得中譯或能有所助益於學佛同道,遂不揣淺陋,
利用課餘作譯,並將其他拙譯之「修止所緣次第簡表」、「虔心悲切遙呼上師本尊祈請文」及「修心要訣八偈」與
「菩提道次第攝頌」等列為附錄,都為一小冊付梓。譯文得順利付梓,除了蒙受最極尊貴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的
無限慈悲加持攝受、印北達蘭薩拉教理學院嘉措老師的諄諄教導外,並得「佛陀教育基金會」及沈埜居士的襄助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