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攝頌(中本)

┌─甲一 依止善知識 分二︰
│┌─乙一 思維依止之勝利及不依止之過患
││         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依止違法斷善根,如理事師求加持。
│└─乙二 依止之法 分二︰
│ ┌─丙一 意樂依止
│ │        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毋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
│ └─丙二 加行依止
│          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
└─甲二 依止已修心之次第 分二︰
 ┌─乙一 於暇滿身勸受心要
 │         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
 └─乙二 正取心要之法 分三︰
  ┌─丙一 於共小士道修心次第 分四︰
  │┌─丁一 思維死無常
  ││       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死時世事均當舍,速修妙法求加持。
  │├─丁二 思維惡趣苦
  ││       無始所集不善業,死墮惡趣不自由,若墮當受寒熱等,思苦難忍求加持。
  │├─丁三 歸依三寶
  ││       能除眾怖作依怙,真實不虛無他方,虔皈三寶受學處,總別遵行求加持。
  │└─丁四 於業果生決定信、並依四力懺罪
  │        黑白業感苦樂果,各別應受勤止作,別於無始所集罪,四力對治求加持。
  ├─丙二 於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分四︰
  │┌─丁一 思惟生死過患  (苦諦)
  ││       此生勤修白業因,一得人天賢善身,自性之苦不能越,願出輪回求加持。
  │├─丁二 思維流轉生死之因(集諦)
  ││       有海飄流不自由,作此惡劇是惑業,業復依於煩惱起,誓誅惑仇求加持。
  │├─丁三 生起希求解脫心 (滅諦)
  ││       業惑增上成流轉,結生相續繫縛堅,離此當得無漏樂,勤希解脫求加持。
  │└─丁四 修學三學    (道諦)
  │        為脫有苦依三學,出家身德佛所稱,生生願持解脫戒,如護眼珠求加持。
  └─丙三 於大士道修心次第 分三︰
   ┌─丁一 入大乘之理趣
   │       但求解脫雖可得,惜於自利且未圓,願修能滿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丁二、發菩提心之軌則 分二︰
   │┌─戊一 發菩提心之修法 分二︰
   ││┌─己一 由因果七教授門修法(依阿底峽所傳修菩提心法) 分二︰
   │││┌─庚一 利他心修法 分二︰
   ││││┌─辛一 成立菩提心之基 分二︰
   │││││┌─壬一 於一切有情修等捨
   ││││││  恩怨中庸今雖現,思量各各無決定,不應虛妄分愛憎,勤修捨心求加持。
   │││││└─壬二 於一切有情修悅意慈 分三︰
   │││││ ┌─癸一、修知母
   │││││ │ 生死流轉無其始,入胎受生亦無初,故知有情皆是母,願生斯見求加持。
   │││││ ├─癸二、修念恩
   │││││ │ 今生愛我母為最,眾母愛護亦如之,思此厚恩未能報,憶念母恩求加持。
   │││││ └─癸三、修報恩
   │││││   若知有恩尤棄捨,似我下劣更有誰,是故圖報當拔苦,並予勝樂求加持。
   ││││└─辛二、正修發菩提心 分三︰
   ││││ ┌─壬一 修慈
   ││││ │  有恩母等乏安樂,我以身財善根施,願諸有情皆得樂,一切圓具求加持。
   ││││ ├─壬二、修悲
   ││││ │  母等眾生苦所逼,苦因苦果願盡離,縱有餘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 └─壬三、修增上意樂
   ││││    一切世間諸有情,獲無漏樂斷苦根,我應決定如是作,願速堪能求加持。
   │││└─庚二 希求菩提之心修法
   │││     任運成辦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誰,以此為利有情事,願速成佛求加持。
   ││└─己二 由自他互換門修法(依寂天菩薩所傳修菩提心法) 分三︰
   ││ ┌─庚一 自他平等修法
   ││ │    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他之求樂亦如我,自他等視求加持。
   ││ ├─庚二 自他相換修法
   ││ │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為萬善本,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
   ││ └─庚三 修取捨法
   ││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戊二 受持菩提心
   │       為令發心長不退,念其勝利日六修,斷四黑法依白法,如理勤行求加持。
   └─丁三 發心已、修菩薩行之法 分二︰
    ┌─戊一 總修大乘法 分二︰
    │┌─己一 受菩薩戒之法
    ││     成就利他發宏誓,為速圓滿此誓願,進受大戒起大行,勤猛修學求加持。
    │└─己二 受已修學之法 分二︰
    │ ┌─庚一 成熟自相續修六度法 分六︰
    │ │┌─辛一 修布施法
    │ ││   身命資具三世善,各隨所願施有情,從心變現以布施,捨心增廣求加持。
    │ │├─辛二 修戒法
    │ ││   別解脫等諸律儀,捨命不犯罪惡行,若遮若性微細罪,羞恥防護求加持。
    │ │├─辛三 修忍法
    │ ││   人及非人四大種,所作損惱多相逼,斷除嗔恚不與較,觀業忍受求加持。
    │ │├─辛四 修精進法
    │ ││   既為利他求菩提,無量艱辛經劫海,於諸難行無怯倦,著精進鎧求加持。
    │ │├─辛五 修靜慮法
    │ ││   念知堅固除沉掉,心緣一境生輕安,身心於善有堪能,隨意得止求加持。
    │ │└─辛六 修慧法
    │ │    以分別智觀法性,即由觀力引輕安,復從輕安發深觀,願生此慧求加持。
    │ └─庚二 成熟他相續修四攝法
    │      由施攝眾成眷屬,說如法語示利行,以身作則現同事,四攝利他求加持。
    └─戊二 別修金剛乘法 分四︰
     ┌─己一 成就深咒道器依師受灌頂
     │     已修共道成法器,當求具德阿闍黎,為入秘密勝上乘,受四灌頂求加持。
     ├─己二 清淨三昧耶律儀
     │     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
     ├─己三 二種次第修法 分二︰
     │┌─庚一 生起次第修法
     ││    淨凡死有中有生,能於道果二位中,成辦法報化三身,生初次第求加持。
     │└─庚二 圓滿次第修法
     │     業風悉入心無壞,現證幻身及光明,並雙運道第二次,圓滿諸行求加持。
     └─己四 發願速證果
           如虹澄淨金剛身,離障俱生空樂意,和合雙運金剛持,願速證得求加持。

 

◎◎◎◎◎◎◎◎◎◎◎◎◎◎◎◎◎◎◎◎◎◎◎◎◎◎◎◎◎◎◎◎◎◎◎◎◎◎◎◎

 


 

菩提道次第攝頌(略本)(亦名:加被聚化論)

┌─甲一 依止善知識法
│       諸功德本謂如理,依止恩師是道基,善了知已多策勵,恭敬親近祈加持。
├─甲二 依止已修心之次第 分二︰
│┌─乙一 於念暇身勸受心要
││      偶一得此暇滿身,知極難得具大義,遍諸晝夜恆無間,生取堅心願加持。
│└─乙二 取心要之法 分三︰
│ ┌─丙一 於共小士道修心次第 分二︰
│ │┌─丁一 念死無常及黑白業果
│ ││    身命動搖如水泡,速疾壞滅當念死,死後如影隨於形,黑白業果恆隨逐。
│ │└─丁二 止惡修善
│ │     獲定解已於罪聚,雖諸小惡亦應除,勤修一切妙善聚,常不放逸祈加持。
│ ├─丙二 於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分二
│ │┌─丁一 見三有過患生取解脫心
│ ││    受用無厭眾苦門,不可保信三有樂,見過患已當希求,解脫妙樂願加持。
│ │└─丁二 抉擇解脫道體
│ │     清淨意樂所引發,正念正知不放逸,聖教根本別解脫,修為堅實祈加持。
│ └─丙三 於大士道修心次第 分二︰
│  ┌─丁一 修菩提心
│  │    如自沉沒三有海,慈母眾生悉如是,見己荷度眾生擔,修菩提心願加持。
│  └─丁二 修菩薩行 分二︰
│   ┌─戊一 依顯教修法 分二︰
│   │┌─己一 菩薩行總修
│   ││  發心若不學三戒,當知定不證菩提,故應勤發大精進,學菩薩戒祈加持。
│   │└─己二 後二度別修法
│   │   散馳邪境令寂滅,如理觀察真實義,寂止妙觀雙運道,速當生起願加持。
│   └─戊二 依密教修法 分三︰
│    ┌─己一 成熟密乘法器
│    │  善修共道成法器,乘中最勝金剛乘,諸善丈夫勝道階,願速趣入祈加持。
│    ├─己二 清淨戒律
│    │  而時二種成就本,謂獲淨律三昧耶,願獲真實決定解,捨命守護祈加持。
│    └─己三 修二次第
│       次正通達續部心,二次宗要善勤習,四部瑜珈不放漫,如師教修願加持。
├─甲三 祈禱修道順緣成就違緣消滅
│       願說如是妙道師,及正修伴堅固住,內外一切諸障礙,速疾息滅祈加持。
└─甲四 發願恆不離師及求證果位
        願一切生不捨離,善師受用正法樂,圓滿道第諸功德,速證勝位金剛持。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乘 菩提 成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金色湛藍行者 的頭像
    金色湛藍行者

    ~卍~◎曼殊蓮華◎~卐~★禪體密用☆匯歸常寂光★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