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見》
  見者,於內外輪寂一切法,決定其體性,而印持之,無有動搖者也。各因其種性知解,而有種種不同,試略述如下:
(一)執實見:凡夫於一切法,執為真實,而起愛、憎、取、捨,堅固纏縛,為生死因,不得出離。
(二)外道見:如數論、方論、時論、斷論、常論、自然論、勝身論、神我論諸師,略有六十二見,及諸邪執,於一切法,橫計其體性所由來,與妄度有無等,而起愛、憎、取、捨,堅固執著,為輪迴內,不得出離。
(三)人無我見:知補特迦羅,無有自性,依止修證,得解脫果;而於佛法四諦、十二有支等法,則執為真實,取住偏空涅槃,未能究竟解脫。
(四)唯識見:知三界萬法,皆為自心所現影像,正破外道、小乘、心外實有諸法,即無境唯識義也。依此多門觀,轉捨轉得,而證佛果。
(五)中觀見:亦名無生見,知一切法無自性,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一、不異,藏識影像,與世出世法,俱無自性,用多門觀察,破外、小、唯識,顯諸法本不生故,依此修證,而得佛果。
(六)俱生智生:亦名法身見,知一切法為本明。即此無生明體,而保持之,相續堅固,便成正覺。不用轉捨轉得,諸對治方便,亦不用八不等,多門觀察,一切法即是俱生智故。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八五則】
  問:分二諦之事,如集學論說:「所知亦唯世俗、勝義二諦。」此以所知為所分之事也。然先德有多種說法,試舉其說,是否合理?
  答:一,如俄洛諾紮瓦(俄洛譯師)許「唯顯現事,乃二諦分別所依。」彼說空性,非心所知所行境,如是則應無勝義諦。此說非理。若空性非所知境,則遮實有之空性應無,是一切流轉有情,皆已滅盡生死。
  二,又有說:「不須增益之境,是二諦分別之所依。」此說非理。果如所許,應無增益之法,則諸宗(外、小)成就增益諸說(理),亦應皆無。如是則內道自宗,不應訶彼為增益成見。
  三,又有說:「不須尋伺觀察之境,是二諦分別之所依。」此亦非理。如其所說,則於二諦尋伺觀察,為無意義。
  四,又有說:「諦乃世俗勝義分別之所依。」此亦非理。如其所說,應說世俗即是諦實(真實),與經說世俗虛妄之義相違故。
  復又有說:「不須立二諦分別所依之事。」此說更非理。無分別之事,即有分別之法,成大過失。
【第二八六則】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一三則】
  問:修定初修時,選擇所緣之法,應如何選擇?
  答:如前已說,修止無所緣,不稱修止。有一類有情貪欲特甚,若不以對治貪欲之不淨觀為所緣,不易入定。如是類推,瞋盛者緣修慈悲;癡盛者應緣緣起理,慢心盛者緣十八界別;疑慮盛者緣數息。若貪等五種俱盛者,應緣緣起理;若強弱均等,及五種不強(小惑)者,則可隨擇所緣,依自所喜,可以自便。如是淨行所緣,所攝五種隨自之惑,擇一以為所緣,有二勝利,既可得定,兼可伏惑(非斷煩惱,但伏現行)。
  依經論及師教著重說:以佛像為所緣最殊勝。此之勝利,以常不離佛故,得佛加持。一,易於得定;二,積資懺淨;三,速能成就密乘法器。故應選一精美莊嚴佛像(多為釋迦像)。已入密者以密宗佛像為所緣,對修生圓二次有殊勝利益,對生次尤要。
  又有一類有情緣有形所緣,不易得定者,有一類有情緣佛像,反不易得定者,此二類宜修緣心定。總之,初修時,宜自選擇,以各種所緣試修,觀察何種較為明顯,一經選定,即不可隨時改易。
【第二一四則】
  問:一心專注所緣之法,試言其要?
  答:攝要言之,第一先須尋所緣(如觀佛像,細節即詳明燈頌自釋中);二,用正念住所緣,心住所緣後,間或又再提念觀察;三,用正知(正念所出一分)察沈相:念力大緩(松),則生昏沈,應對於所緣用力攝持,否則用力松,則沈難滅,然念力太緊,則生掉舉;四,用正知察有無掉相:如現掉舉相,即將心念稍放平緩,緩急分際,惟行者自行審知。此月居士之言也。初學者但須於正念有精力之緊持,而不於餘放逸,即具定學中之明住二分矣。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六三則】
  問:諸學攝於六度,彌勒所著大乘經莊嚴論中,如佛密意(如佛說:「善男子:應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羅密多.而得圓滿菩提。」而為顯釋,其中六種數決定之理.試言其要?
  答:六種數決定者,謂六度若增一為七,減一為五度,皆不可也。
  第一種觀待於現上果數決定。知現上果,由昔善業之果,更於諸善因努力,且知非從無因,及不順因中出生。其隨順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決定,如身、財、眷屬、事業,財由財施,身由身戒而來,眷屬由忍辱,事業由精進而來。現上果又分現時現上果,究竟現上果(此唯佛地有),佛以究竟圓滿六度而得。報化二身,由持戒波羅密而來;清淨剎土,由施度圓滿而來;菩薩圍繞,由忍辱波羅密而來;佛身事業利濟一切,輪迴無盡,由精進波羅密而來;煩惱斷盡,一切種智,由其隨順因靜慮波羅密、智慧波羅密而來。故六度缺一不可。因攝暫時及究竟現上果已盡故,故不必再加一度。故不唯究竟現上果須修六度,即暫時現上果,亦缺一度不可。但彼支耶堪布於一切不起分別,即欲速得佛果,實乃因果相違,如欲飽腹而不進食,豈可得哉。
  第二種觀待成就二利數決定。攝略菩提道次第要義說:「以如是之身,學菩薩行,菩薩之事,唯自他二利。於修利他,首須以財而作無損害有情之施,始能成利。善能遮止損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須戒度。於戒圓滿,若他來損害,而不能忍,作報復則戒不禁,以不報復免他積多罪,彼歡喜已,有善利行,故能成大利他;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脫樂,然散亂心不能成故,須以靜慮令心住於所緣,方能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然此有懈怠亦不生,故須不厭之精進(精進自他二利皆須)。以是於彼二利,六度決定。」
  第三種觀待於成就圓滿一切利他相數決定。菩提道次第說:「先以財施除彼貧乏(第二種但結相識之緣);次於一切有情不作損害(第二種但不作有害,此於一切有情,皆不損);猶不僅此,且堪忍他害(第二之忍但令戒圓,此總他害);為他助伴,不厭精進(第二之精進,但精諸度,此為他助伴,作利他事,不厭精進);依於靜慮以神通等令意悅欲,堪成法器(後二定慧,前說自利,此說利他);依慧善說,斷其猶豫,令得解脫,故六度決定。」
  第四種攝大乘道數決定。菩提道次第中說:「謂於得受用無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無有顧戀。如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持淨戒而復敬重;於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惱。堪忍無厭。隨於何善(攝大乘廣行,深觀諸善行)所作加行,勇敢無厭;及修止觀無分別瑜伽(一心專注之止觀,不為他分別所奪,故稱無分別),攝大乘一切。」菩薩亦常修無常,苦,無我諸觀,亦攝於無分別瑜伽中,於此分別,又何得一理趣,即六度攝盡大乘道,而支那堪布自命為大乘人,而不修大乘道,豈為應理。
  第五種觀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為增上數決定。菩提道次第中說:「於已得境界受用不貪之道或方便者,是謂布施,以串修捨,離貪故也;為求得未得之境界,於彼功用散亂作防護之方便者,是由安住比丘律儀,不生事業邊際之一切散亂故也;不捨有情之方便者,是謂忍辱,以作一切損害之苦,立思不捨離有情故也;增善方便者,是謂精進,由精進善增長故也;淨障方便者,是末二度,以靜慮淨煩惱障,以慧淨所知障故也。是故於六度決定。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五則】
  問: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應如何解釋?
  答:所謂「七重因果言教」乃除初修平等捨心外,尚餘「知母」起至「菩提心」等七支。解釋「七重因杲」有多種解釋。若看眼在「七重」字義,則應以「知母」為因,念恩為果,報恩為因,慈為果,悲心為因,增上意樂為果,菩提心為因,圓滿佛位為果,及從知母起,至菩提心七支為因,圓滿佛位為果。以上二種說法為較切。
【第一○六則】
  問:經攝七因果言教有二義,於此二義,應作如何理解?
  答:總七因果言教有二義:一、修求利他之心,二、修求菩提之心。若缺其一,則不具量,無第一則無第二。故說:「菩提又從利他始。」又說:「僅修菩提無利他,有似獨覺非究竟,專修利他無菩提,又於法身不圓滿。現觀莊嚴論中說:一者發心為利他,二者修正等菩提。此為菩提心之總相。」
【第一○七則】
  問:修求菩提之心,從利他心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從何而起?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五則】
  問:修不清淨,心不入道,症結安在?以何對治?
  答:不修念死之過患有六,其中重點,為修不清淨。修不清淨,則心尚未入道。大德妥默桑波說:「於聞思修作障者,即現世利樂(此為症結所在)。於聞思修善行,雜以現世利樂惡心,則如美食雜以朽腐,不堪入口了。」又諸大德說:「為求現世圓滿,不惜毀謗傷害,皆由執著現世惡心,唯死無常可以對治。」
【第四六則】
  問:觀其人入道與否,以能否捨其現世為衡量,此為上師教授。應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答:甘丹派諸善知識說:「雖號稱學法,一項皆未得,能捨此世心,方列學法行。」所謂「捨此世心」,不是說棄捨一切,形如乞丐,乃就現處境況,內心對已有名聞利養,不生貪羨。今日為東方國王甚有威榮,然心不著追求,聽其自來(此為捨此世)。不汲汲於衣食尚易,不貪名則甚難。反之,窮至於一無所有,然猶想著異日或當富饒,亦不能說為捨此世。故雖極窮不能捨者,仍不能捨。雖極富饒,心能持者,亦可說為能捨此世。昔大德卓‧位奢貢波說:「有大修行者,榜其門上,書出閉關若干時限,其動機乃在沽名,故其修行為不清淨。」有許多喜巧者、講說者、著述者,皆流為此生喜巧者、此生講說者、此生著述者,皆為此生而立名,皆為名聞所自在,入於名聞之權下。即作布施等善法,莫不皆然,即以供佛而論,皆想當有見者、聞者,而不是為自及眾生積福。大德說:此種差別執著,一切善法若趨於此,雖勤修善法,而皆趣入惡道。故對於此種差別執著,若不刺以對治之矛,則雖善巧者、持戒者、大修行者皆毫無利益。須能閉三惡道大門,開善巧之路。能如是者,須有捨此世之心,則不隨煩惱,所行方為正法。
【第四七則】
  問:法與非法之差別,以何為量?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開宗明義、菩提道次第論著、師承等問題(問題一~九)
依止善知識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十~三十八)
關於修與未修間及二種修法要義(問題三十九~四十一)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中於有暇身勸受心要門中所出問題(問題四十二~四十四)
正取心要(攝三士道)共下士道中念死他無常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四十五~五十四)
與下士共道中思惡趣苦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五十五~五十九)
與下士共道中皈依三寶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六十~六十六)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禮金剛空行:
  大手印法雖無表,然于上師具苦行,具忍具慧那洛巴,具種修心如是行。
  譬如虛空無所依,大手印亦無依境,住于任運境界中,定從繫縛證解脫。
  譬如以眼觀察虛空無所見,如是以自心觀本淨妙明心,一切邪妄分別消除證覺地。
  譬如空中雲霧散,本無住者及去者,分別識浪生於心,觀心本淨浪自滅。
  譬如空離一切色,黑白等色不能染。妙明心亦離諸色,善惡白黑不能染。
  譬如晴明日光照,千劫黑暗頓開朗,本淨妙心放光明,多劫輪迴業障消。
  虛空言說強安立,虛空究竟離言詮。覺心雖亦強言釋,究竟成就實離言。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手印願文介紹

  在佛教無量法門中、最高、最快、最直接、最澈底的法門,恐怕要算心地法門了。生死涅槃,一切法既然皆依心而起,不能脫離此「一心」。那麼所謂成佛,亦決不能離開此心,而別有佛可成,「成佛」者如實知自心而已耳。因此直接了當在「開發心地」上用功之法,可以說是最高和最直接的方法了。中國的禪宗,是最上的「心地法門」,事實上亦是禪宗的成就者最多。除了禪宗以外,中國各宗裏,好像很難找出一些有成就有證悟的人來。西藏密宗裏的大手印法,無論在本質上、和實踐方法上,都和禪宗一鼻孔出氣,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樣。『在中國密宗,是最被人誤解的一宗。』西藏密宗,尤其容易引起誤解。因為中國真正了解密宗的人,根本不多。密宗的理論譯出的,也寥寥無幾。一提到密宗,許多人立刻對它有一種神秘、怪誕、執著事相的印象。許多人都以為密宗就是唸咒、結手印、入壇城、搖鈴打鼓一套神奇古怪的東西。因為中國學密宗的人,本身不大認識密宗的道理,同時密宗理論的介紹也不夠,因此造成了這種對密宗的普遍誤解。為了使人們對密宗有一正確之認識起見,我現在把密宗之精華「大手印法」,假這篇「大手印願文」介紹給大家。我相信這篇「大手印願文」,能攝盡心地法門之一切理趣與修要。仔細研讀後,一定能對密宗之最上法有一明晰之了解。

   本文的作者,是白教第三代大寶法王,嘎馬巴自生金剛,他是西藏有名的大學問家、和大成就者。生平著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有「甚深內義」一書,此書攝盡一切密乘精義,堪稱密乘阿毘達磨。我個人以為此書是與天親的「俱舍論」,先後媲美。「大手印願文」,也是他的傑作之一,是白教喇嘛們時常念誦的功課之一種。這篇願文,在十五年前,我在西藏學法時由藏文翻成中文。現在把它稍加疏解介紹出來,希望這個最殊勝的「心地法門」,能廣傳於世。對那些不喜空談,著重實修的人們,作為一個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上師本尊壇城諸聖眾,十方三世諸佛及佛子,悲念於我於我所發願,助令如意成就祈加持。

我及無邊有情之所作,離三輪垢身心清淨業,如彼雪山深溪所流水,願皆趨入四身佛海中。

乃至未得如此果位時,所有一切生生世世中,不聞罪業苦惱之名號,願常受用善樂之法海。

具信智慧精進及暇滿,遇善知識得口授心要,如法修持無諸中斷障,願受法樂生生世世中。

聞聖理量解脫無知障,思維口授永滅諸疑闇,修生光明如量證實相,三種智慧顯現願增長。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澄基博士(一九二O ~ 一九八八年)湖北安陸縣人,十五歲學佛,十六歲即在江苗蘆山閉關,十七歲遠赴西康貢噶雪山,追隨貢噶仁波切學習大手印八年,其成就曾獲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讚許。其藏文造詣之深亦為藏人所讚佩,因其在國學、藏文和佛法三方面之深厚學養,故成為中國近代能直接由藏文翻譯經論之大譯師,金剛乘行者蒙受其譯??嘉惠者不計其數。其中文主要??有:(一)什麼是佛法、(二)佛學四講、(三)佛學今注、(四)密勒日巴大師全集、(五)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
☆☆☆☆☆☆★★★★★★☆☆☆☆☆☆★★★★★★☆☆☆☆☆☆★★★★★★☆☆☆☆☆☆★★★★★★
  佛教的中心問題,是如何淨除一切苦痛的根由—煩惱,和達成解脫圓滿的覺位—涅槃或菩提。小乘佛教的教旨,是以徹底斷除煩惱的辦法,來達成涅槃解脫。後期大乘,則對煩惱是否一定要用斷除的方法才能達成解脫,有進一步的看法。煩惱的本性如果與菩提並無差別,二者之區別只在「迷」或「悟」之間,那麼「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較「斷」更好麼?因此就有轉識成智的說法。妄念遷流的第六識,可以轉變成妙觀察智,執我的末那識,轉變成平等性智,執持根、身、習氣及大千世界的阿賴耶識,轉變成大圓鏡智。這樣就與佛性不增不減本來圓滿成就的看法一致了。密宗(金剛乘)的見解,與後期大乘並無二致,全部接受了「轉」識成智,或「悟」識即智,和即心是佛的見解;且更進一步說,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在眾生位似乎有「轉」的必要,其實開悟以後,並不覺得有什麼可轉變的。因為佛性和佛果不增不減,早就圓成的在那裏了。因此,說密宗的見和行都是由「果位」的觀點出發的。所以叫做「果位見」。有了這煩惱即菩提的見,密宗就安排了一套煩惱即菩提的事相和實際修持的方法:如貪道之空樂瑜伽,瞋相之忿怒金剛,癡相之睡夢光明等。因為自己的身體,本來是化身佛的體性,所以有自成本尊觀的修法。因為隱蔽於自己內部之微妙身,即是報身佛之體性,所以有報身佛體氣脈明點的觀法。因為自己的心即是法身佛,所以有直契明空雙運心體之大手印觀法。因為八識的本性即是五智,於是安排了五方佛壇城的瀕法。
  密宗的事相和觀法,雖然是五花八門,撩人眼目,但說穿了,其根本原理仍是建築在認取煩惱即菩提、即身是佛和即心是佛的「果位圓成見」上的。
  密宗的分類,有所謂四部、二續、五大金剛、九乘道次第等花樣繁多的千般名目;本尊佛和大小金剛也多不勝數。這一套令人昏頭轉向的密宗法相,初學人會覺得新奇、神秘。其實這些繁雜的法相,其作用亦無非是「方便」和「表相」而已。但方便和表法一旦過了度,就反而會成為障礙,使人看不清密宗的本來面目了。現在去繁就簡,就我個人淺學所知,略述西藏密宗之主要教旨如下:
  宇宙和人生之最根本原理是「二合一」或「二即一」。亦即「相對之統一」或「矛盾的統一」之原理。此原理可應用於一切處,一切時,一切物。此原理應用於密乘之課題上就有:生死與涅槃之合一,煩惱與菩提之合一,心與物之合一,意與氣之合一,陰與陽(或紅與白)之合一;起與滅之合一,明與空之合一,有與無之合一,悲與智之合一,自與他之合一,生與死之合一……等等。這些相對諸法之合一,並非只是空洞的理論;密宗皆備有實際之修持方法,使道些差別和矛盾之相對法,皆現量的融成一味。趨入此「差別即平等」之一味境界,最直接最主要的方法,是通達自心。因為自己的心才是人人最直接接觸到和經驗到的東西。於自心得通達秘自在,則於一切法亦能通達和自在。因此學密宗的人,應有下面的幾點根本的認識:

(一)一切事物和現象都脫離不了心,它們的存在只是心的經驗而已。一切事物既然只是心所感覺到的影像,那麼也就是說,心是一切萬物之根來源和創迨。

(二)心是純極的單元而又能包含萬物;它孕育創造出一切世出世法,為一切奇跡之母,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廣涯無際,深不可測,但它卻又近在目前,當下即是。自心即是人人的本來面目。自心的廣大面又可稱之為「宇宙心」、「法界心」或佛心。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今歸命佛世尊 稱讚最上諸功德 時語如語不誑語 實語法語如義語
正語寂語無我語 顯示第一義諦門 出現諸身普遍眼 善施光明常觀照
開諸有情智慧目 破彼所有癡暗冥 十力真實而出生 已到最上清涼地
四無所畏等具足 作大光明持燈炬 開發明焰布光照 施彼熾盛大明聚
發起堅固精進行 不減一切勝功德 釋迦師子大吼音 能說無縛正法者
世間八法不能染 最上清淨大悲者 梵王帝釋毘沙門 及餘天等咸恭敬
我佛常出妙巧語 甘美甚深復廣大 正真如理解脫音 復能了知一切語
廣大清淨如虛空 最上族氏王宮生 佛光明如日月光 天人阿脩羅供養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第一  生品  第一
 甘蔗之苗裔 釋迦無勝王 淨財德純備 故名曰淨飯 群生樂瞻仰 猶如初生月 王如天帝釋 夫人猶舍脂
 執志安如地 心淨若蓮花 假譬名摩耶 其實無倫比 於彼象天后 降神而處胎 母悉離憂患 不生幻偽心
 厭惡彼諠俗 樂處空閑林 藍毘尼勝園 流泉花果茂 寂靜順禪思 啟王請遊彼 王知其志願 而生奇特想
 敕內外眷屬 俱詣彼園林 爾時摩耶后 自知產時至 偃寢安勝床 百千婇女侍 時四月八日 清和氣調適
 齋戒修淨德 菩薩右脅生 大悲救世間 不令母苦惱 優留王股生 畀偷王手生 曼陀王頂生 伽叉王腋生
 菩薩亦如是 誕從右脅生 漸漸從胎出 光明普照耀 如從虛空墮 不由於生門 修德無量劫 自知生不死
 安諦不傾動 明顯妙端嚴 晃然後胎現 猶如日初昇 觀察極明耀 而不害眼根 縱視而不耀 如觀空中月

文章標籤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