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敬禮大悲!
 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作者殊勝:甘露藏教授,金洲所傳來。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如金剛日樹,文義等應知。五濁橫流時,轉為菩提道。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共有七義:

(一)開示加行基礎法
  先學諸加行。

(二)正行修菩提心
  此中分二:有關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兩種修法,古籍中大多先說勝義菩提心修法,本文根據自宗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之軌矩,依照《修心日光》、《善慧密意莊嚴》、《甘露藏》、格鄔倉《根本文句》等諸論樣式,依殊勝密意,將勝義菩提心置於後述。是故先說修世俗菩提心:

  眾過歸於一,思眾皆有恩。取舍間雜修,先從自身取,復令乘風息,境毒三善根。
  結行略教授,於彼策念故,威儀盡誦持。

  修勝義菩提心者:
  獲堅固示密,思諸法如夢,觀心亦無生,對治自然解,道體住賴耶,座間士如幻。

(三)轉惡緣為菩提道
  罪滿情器時,惡緣轉覺道,遇緣即修習,四行勝方便。

(四)開示一生修持之總綱
  攝教授心要,應修五種力。大悲遷識法,五力重威儀。

(五)開示修心純熟之量
  諸法歸一要,二證取其主,常懷歡喜心,純熟量為倒,五大純熟相,散亂亦能主。

(六)開示修心三昧耶
  常學三總義,心改身如故,勿說缺支節,莫思他人事,先治重煩惱,不求於果報,莫啖雜毒食,不可講情義,
  勿作世爭罵,勿俟於狹路,不可刺其心,莫推諉他人,莫作經懺用,眾利勿爭先,天莫變成魔,樂莫求他苦。

(七)開示修心學處
  一貫眾瑜伽,一除諸障難,初後修二事,二境皆安忍,捨命護二戒,勤學三難事,取三主要因,修三不退失,
  具三不捨離,於境無偏黨,週遍且深透,特殊尤常修,不待眾緣備,今當修主要,遠離六顛倒,莫輕嘗便捨,
  斬絕專修習,觀察令解脫,不思有所恃,稟性不暴戾,喜怒莫輕發,勿著於聲譽。

最後以「於菩提心獲自信頌」作為結束:我因多信解,輕苦與惡名,獲伏我執教,今死亦無憾!

  新、舊噶當派文集中雖有大量《修心七義》根本文句與註疏等,然正文次第互不相同、文句多寡參差不齊。或與引導科判不相?合,或有非屬通行之文句等,情形不一。有鑒於此,長時以來擬編寫一根本文,按照符合自宗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語教傳統之諸論,即《修心日光》、《善慧密意莊嚴》、《甘露藏》等之密意編排。後於木亥年(1935)昌都甘丹強巴林寺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時,由一心專修者朗忍巴.彭措貝丹獻禮勸請,於是細察多種本釋編成此根本文句,另以科判莊嚴合成一文,僭名帕繃喀轉世者書,願眾生利益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金色湛藍行者 的頭像
    金色湛藍行者

    ~卍~◎曼殊蓮華◎~卐~★禪體密用☆匯歸常寂光★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