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乘弟子 顧寂曜  筆錄

  爾時上師入甚深三摩地,安住於四葉蓮花月輪上。
前葉表開佛知見,入普賢王菩薩三摩地,由大圓鏡智放光覺照;
後葉表示佛知見,入虛空藏菩薩三摩地,由平等性智放光覺照;
左葉表悟佛知見,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由妙觀察智放光覺照;
右葉表入佛知見,入虛空庫菩薩三摩地,由成所作智放光覺照;
覺照已,安詳而起,講授本經。
(一)釋題  此經即六百卷大般若經中之第二處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全經共有六種譯本:
  1、鳩摩羅什於姚秦弘始四年在草寺譯。
  2、菩提留支於元魏時在永寧寺譯。
  3、真諦於陳朝廣州制止寺譯。        三經同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4、達磨笈多於隋朝住東都上林園時譯,       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5、玄奘於唐貞觀十九年返國文帝迎於西京弘福寺譯, 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6、義淨於天后證聖乙末還國,至睿宗景雲二年譯,經名與奘師相同。互有詳略,而以羅什譯本為最通行。
  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凡八百餘家,各抒所見,繽紛龐雜;復經梁昭明太子劃分為三十二分,更覺支離破碎,徒增畫蛇添足之感。
  「般若」華語「智慧」,眾生本具。本無名相語言,為曉初心,言詮有三因地:
 (1)實相般若,即心體妙理,屬一心體大,正因佛性,果上即法身德。
 (2)觀照般若,即心光妙智,屬一心相大,了因慧性,果上即般若德。
 (3)文字般若,亦名方便般若,即心法妙用,屬一心用大,緣因善性,果上即解脫德;所謂三德秘藏者也。
       「摩訶般若照,甚深解脫法,法身寂滅體,三一理常圓。」故唯一心圓滿具足。
  「波羅蜜多」乃梵音,華語「離生滅,渡登彼岸」。參閱「心要經」註解三。此經為禪宗傳法家業,六祖一聞經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即開悟,自應以六祖之註解為準則。
  斯經者,深妙殊絕: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故目下講解亦從心地法門而言。本人修持此經四十年,近始全部融會貫通,悟其精髓。茲擇其心要重點發揮,約分六節講解:

 一、發菩提心:(A) 廣大心──空門。
        (B) 第一心──非空非有門。
        (C) 常 心──亦空亦有門。
        (D)不顛倒心──有門。
 二、生清淨心: 一心淨信。
 三、般若本義: 一心三觀,重點在自覺(真如門)。
 四、般若廣義: 分三組各有四門,廣釋共計十二門,重點在覺他(圓覺門)。
        (A)發心門、修行門、菩提門、涅槃門。
        (B)有門、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
        (C)歸性門、隨相門、唯心門、無礙門。
 五、明體:(原文漏譯「應觀法界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四句)
 六、顯用:乘願再來,普度眾生,詳見六如偈。

(二)正釋經文

一、發菩提心品  第一節(從「如是我聞」至「若菩薩存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須菩提請問世尊下列四大問題眾生修行步驟:
(1)云何啟發?(經文簡略)
(2)云何應住?
(3)云何修行?(經文簡略)
(4)云何降伏其心?(「降伏」語氣較重,改為「攝伏」較為適當。)

佛答:應先
(一)啟發四種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A、 廣大心──空   門── 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若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悉皆普覺普救。
B、 第一心──非空非有門──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C、 常 心──亦空亦有門──(無始無終)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D、不顛倒心──有   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二)云何應住?佛答:「不住於相而修六度萬行」即修空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離一切相;
了悟真空無法可得,無言可說。譬如佈施,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佈施時內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輪體空,福德不可思量,其餘五度亦如是。

(三)云何修行?    修假觀,觀一切相如夢如幻,不取不捨。

(四)云何攝伏其心?修中觀,生清淨心。
   不應住 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假觀),
   不應住非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此句簡略屬空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觀)。譬如明鏡當前,物來即顯即現,物去不留不染。

二、生清淨心品第二
  即由妙行無住分第四起,至莊嚴淨土分第十止。此品主旨在令人斷疑生信。「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其方法為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有門──指有形有相人物境,通常謂「六欲」。
  不應住喜、怒、哀、樂、愛、惡、欲生心 ── 七情。
  不應住過、現、未來一切法生心     ── 空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清淨心。
(註)有形有相──人物境指六欲,屬外境。
   無形無相──一切相對之事,如過、現、未來屬內心。
   法為中境──內外境事齊現,謂之法。

三、般若本義品第三──廣釋修「一心三觀」即由無為福勝分第十一起,至離相寂滅分第十四止。(屬自覺真如門)
  華嚴經云:「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淺言之:

┌─(A)外覺(澄心):離一切有相,修假觀。
│           守六根,淨六塵,塵相假,於一切法遠離生滅相,即「於境無心,於心無境。」
│           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如夢如幻,妄想不行,返染還淨,回歸實相,前六識清淨矣。
├─(B)內覺(住心):離一切空相,修空觀。
│           靜心內觀過、現、未三心不可得,五蘊悉如幻──
│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化──
│           即「於事(無形無相)無心,於心無事。」
│           寂靜如虛空,妄念不起,泯識歸性,七識末那清淨矣。
└─(C)直覺(攝心):雙離二邊,修中觀。
            攝心內證,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不住空有,離相寂滅,
            深得真空無相之妙,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所謂
            「三際二邊斷,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八識各種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復性妙用,
            復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八識清淨矣。
  (卓立無依,靈靈不昧,如鳥飛空而不住空;似魚游水而不滯水。從本以來,曾無所礙。)

四、般若廣義──廣釋四門  即由持經功德分第十五起,至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止。(屬覺他圓覺門)
  般若廣義──攝三觀為一心,利他心切,可以三門九要概括,廣開十二門(見前釋題第四、般若廣義段)。
  茲列表如下:
       ┌理體──五大(地、水、火、風、空)。
  ┌體(法)┤
 一│    └智體──識大。以菩提心為體,三密加持為用(無住)。
  │
 心│智──金剛心要(無念)──一切法體性空,遠離取捨、相對及二執。
  │
  └用──相用──相謂即蓮花心要(無相)──不為六塵所污染,念念背塵合覺,顯自性心王,不落心所。

  三門九要:
             ┌───┴───┐
  1體 2智 3用   表:定、慧均等

 ┌┌1菩提心要:體;即  禪那、無住、中觀、(住世)亦空亦有門、(出世)非空非有門。
三││2金剛心要:智;即 奢摩他、無念、空觀、表定、空門。
 │└3蓮花心要:用;即三摩缽提、無相、假觀、表慧、有門。
 │
門│┌4一行三昧:密行屬智、奢摩他、空門、真如歸性門(空觀)。
 ││5一念三昧:一乘密意、禪那、(住世)亦空亦有菩提門、唯心門(出世)非空非有涅槃門、無礙門(中觀)。
 │└6一相三昧:一乘密法、三摩缽提、有門、修行門、隨相門(假觀)。
 │
九│┌7無念三昧──空門、表智、真如境。「無」妄念、「念」真如。去妄念叫前念「不生」;
 ││      念念真如,即後念「不滅」。即思維以種種方便,令六道眾生背塵合覺,證真如。
 ││8無相三昧──有門、顯妙用、報化身境。遠離一切相,不取不捨,亦不念成 敗得失,
要││      如日處虛空,亦無虛空之量。(泯識歸性,離相成佛。)
 └└9無住三昧──顯法身境,蕩蕩心無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要門以一心法分四輪而悟、修、持、證:

(A)皈性門──以悟為主。即攝用歸體,亦即泯識歸性。
(B)隨相門──以修為主。即由體起用,借識為用,即以種種方便,令一切有情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C)唯心門──以持為主。即保住體用不二,空有圓融,定慧均等,轉識成智,而直趨無上正等正覺。
(D)無礙門──以證為主。行者安住三摩地,一旦豁然貫通,空有雙離,超出體用,而般究竟涅槃。

  此要門為修行心法之精粹,依八識之次序泯識歸性,隨緣修行,轉識成智(成就報身),
借識為用(成就應身),而獲證大圓滿三摩地。瑜伽行者得此傳承,一超直入法界,事事無礙,畢竟涅槃。

五、明體第五  即由一體同觀分第十八起,至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止。
  復次,如來了知眾生心源唯一實相,如水流千差萬別,而源頭是一。既悟心性同源,眾生心即佛心;又眾生心雖為妄心,落三世,同時亦顯不落三世之真心,所謂「淨心在妄中」,斯真心即是佛心。此真實心源,眾生與佛本來平等,而眾生迷惑真心,生起妄心,流浪生死;若一念覺知,返本還源,證此真實心源與佛無二無別。此覺心實相原為:
(1)不生不滅──如明鏡現幻象,虛妄無實。
(2)不斷不常──如河水長流,刻刻不停。
(3)不一不異──如隨方攝影,面面異相,原是一人。
(4)不來不去──如電影中人,本無動作,然栩栩如生。

 中觀偈 (一)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即中道義」
 中觀偈 (二) 「因緣所生法 不生亦不滅 不斷亦不常 不來亦不去
          不一亦不異 息滅諸戲論 敬禮佛所說 寂靜微妙法」
  故如偈所云體相: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此偈梵本原有八句,而羅什法師竟將最重要之般若本體漏譯四句,未免美中不足;
幸有義淨法師譯本,彌補此瑕。茲恭錄後四句如下:
    「應觀法界性 即導師法身(或譯「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 故彼不能了」

六、顯相達用分第六──即由一合理相分第三十起,至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止。

  釋尊應化示蹟,入世作幻觀,普度有情,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
古德云:「創鏡花法會,建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殆近似之,故經結歸云:

  (有為偈)「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無為偈)「一切無為法 如虛亦如空 如如心不動 萬法在其中」
  (無常偈)「諸行無常 觀受是苦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最後將金剛經修持心要簡撮為八字:1、制心 2、住心 3、澄心 4、攝心

  即說偈曰:  「制心一境 住心觀性 澄心外照 攝心內證」

七、傳授金剛般若無盡藏真言。
  納莫 邦 嘎 娃地,煎炸 巴 囉 密 打 野,唵,納 地,地 打,
namO bAng ga vAdei, jen-ja bA ra mee dA yeh, OOm, nA deh, dei da,
衣哩 施,衣哩 施,密 哩 施,密 哩 施,悲 納 煙,悲 納 煙,
 ee-lee shee, ee-lee shee,mee lee shee, mee lee shee, bEE nA yen, bEE na yen,
  納莫 邦 嘎 娃地,不囉 打木,不囉 地,衣 咧 地,衣 咧地,密 咧 地,密咧地,
namO bAng ga vA-dei, brAt-dum brAt-dei, EE ree dee, EE ree-dee, mee ree dee, mee-ree-dee,
蘇咧 地,蘇咧地,烏蘇咧,烏蘇咧,補 育 醫,補 育 醫,梭 哈。
shU-ree dee, shu-ree-dee, OO-shu-ree, OO-shu-ree, bu yu yee, bu yu yee, sO ha.
  此真言功德不可思議,行者若能虔誠持誦一遍,即具足虔誦一字不缺之本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九千萬卷之功德,故為向不輕傳者,今此破例公開,實屬罕遇之殊勝機緣,切望行者勿以等閒視之。

  上來已將經文精華從性分講解圓滿,並傳授金剛般若無盡藏真言,以期顯密圓融。此真言功德不可思議,若虔誠持誦一遍,即具足一字不缺之本經九千萬遍功德,故不輕易傳授。此次破例傳授,實為罕有之機會,深盼大眾遇此奇緣,獲此諸佛秘密金剛心後,以因地心,成果地覺,淨智堅固,始終一如。依此修行,定成菩提;依此修持,定成佛道,願各共勉。

    吉 祥 圓 滿

佛曆2998年  歲次辛亥 9月重陽佳節 香港 北角 名園西街四十九號二樓 諾那精舍 吳 潤 江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釋義                             弟子 蔡智厚  筆錄
一、須菩提請問世尊四大問題──眾生修行步驟
(一)云何啟發?
   佛答:應先啟發四種菩提心:
1、廣大心──空門──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若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悉皆普覺普救。
2、第一心──非空非有門──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引導九類眾生息除妄念,匯歸真性──六大歸元。
3、常心──亦空亦有門──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4、不顛倒心──有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二)云何應住?
  佛答:「不住於相而修六度萬行。」──空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離一切相,了悟真空,無法可得,無言可
    說。譬如佈施,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佈施時,內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
    三輪體空,福德不可思量,其餘五度亦復如是。
(三)云何修行?
  佛答:修假觀,觀一切相如夢如幻,不取不捨,如六如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四)云何攝伏其心?
  佛答: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有形有相人物境──六欲──境生心──假觀。
     不應住非色聲香味觸法──無形無相的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內事生心──空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譬如明鏡當前,物來即顯即現,物去不留不染,不取不捨──中觀──清淨心。
二、生清淨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由斷疑生信:一心淨信、淨願、淨行,專修三觀法到空幻一如,便可明心見(現)性,畢竟證得自性清淨心。
三、般若本義:
   一心三觀:一心淨信──始覺。
        不應住六塵──六欲生心──假觀──外覺。
        不應住非六塵──七情生心──空觀──內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觀──直覺。
四、八句偈:(梵本原為八句,羅什法師漏譯後四句,後經義淨法師補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現)如來;應觀法界性,即導師(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
  故彼不能了。
五、金剛經修持心要:  (一)制心  (二)住心  (三)澄心  (四)攝心
  偈曰:制心一境,住心觀性,澄心外照,攝心內證。
 制心一境──始覺─一心。密義經云:「其在禪定,不著內外,亦無中間,是曰一心。」
 住心觀性──內覺─空觀。離一切空相,靜心內觀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五蘊歸空性,於事無心,於
             心無事,寂靜如虛空,妄念不起,泯識歸性,第七識(末那)清淨。
 澄心外照──外覺─假觀。離一切有相,守六根,淨六塵,六塵塵相假,於一切法遠離生滅相,於境無心,於
             心無境,觀一切外境如夢如幻,妄想不行,返染還淨,回歸實相,前六識清淨。
 攝心內證──直覺─中觀。雙離二邊──離有形之長短、大小、方圓、男女相,亦離無形之利衰、毀譽、稱譏、
             苦樂相,於相離相,於空離空,不住空有,離相寂滅,深得真空無相之妙,心不染萬
             境,真性常自在,所謂「三際二邊斷,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
             分別想。」八識各種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第八識(阿賴耶)清淨。
  六、總結金剛經真諦:
   偈曰:「佛在本心,眾生自度,修不著相,其福無量。」
                 佛曆3001年 歲次甲寅年 12月21日     地點:菲律賓諾那精舍
◎◎◎◎◎◎◎◎◎◎◎◎◎◎◎◎◎◎◎◎◎◎◎◎◎◎◎◎◎◎◎◎◎◎◎◎◎◎◎◎◎◎◎◎◎
金剛經講義增註                           金剛乘弟子 顧寂曜  筆錄
  金剛經四句偈,係指本經內任何四句偈,甚至修通一句,便可以立地成佛。茲將各要偈,開列如下:
   (參詳金剛果論)
 (一)無相四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至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二)離見分四句:無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三)假觀兩偈:(甲)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四)生清淨四句: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住喜、怒、哀、樂、愛、惡、欲生心,不應住過
          、現、未來一切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五)空觀四句: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六)離識成佛八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如來」作「本性」解)。應觀
            法界性,即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
 (七)八不四句:見本講義。
 (八)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九)離一切和合相,即成正覺。
 (十)若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一)佛在本心,眾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無量。
 (十二)於未來世,聞說是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三)若有此經,當得作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四)如是我聞,不可思議功德,當勤精進,應生無所住心。
 (十五)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十六)覺性本圓明,銷礦成金,不廢修行方便;實相離言說,依文解義,自應如理思維。
 (十七)專念一句彌陀,感應道交,頓悟本無心外佛;返聞聞自性,根塵迥脫,當陽逕取髻中珠。
 (十八)心佛眾生,似異實一;因緣萬法,是幻非真。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記錄
            時間: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上旬    地點:美國舊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會講堂
諸位善知識:
  今日講金剛經的真義。講經的法呢,照本宗的講法是用直指的講法,完全將精華略略點點睛而已,並不是咬文嚼字來講。講經分「講經」與「解經」兩種,「講經」難,「解經」容易。大眾要明白「講經」與「解經」兩個意思。怎樣是「講經」呢?法師能講金剛經,他一定要入金剛般若的三摩地。他入了這個三摩地呢,就開四個門:第一個門是東門,是發心門,法師入普賢菩薩三摩地,以大圓鏡智放光,開發你的鑰匙,開發你的心,這是「開」。再入虛空藏菩薩三摩地,以平等性智放光,使大眾「示」佛知見。再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以妙觀察智放光,「悟」佛知見。第四個入虛空庫菩薩三摩地,以成所作智放光,「入」佛知見。開、示、悟、入。第一個發心門、東門,是「開」;第二個南方修行門,是「示」;第三個西方菩提門,是「悟」;第四個北方涅槃門,是「入」,法師以一個三摩地而分出四個三摩地。這樣能夠入定,依著那個如來的師承來傳授,從性分來講,即是講金剛經的真義。從性分來講,這是「講經」;若是咬文嚼字,從字面經義來講,就是「解經」。所以「講經」與「解經」的境界不同,大眾要明瞭。
  今天所講的是金剛經。金剛經有七種譯本,現在所講是依鳩摩羅什的譯本,因為其中屬它最流行。實在來講,文字上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通順,但是鳩摩羅什的譯本是意譯的,將金剛經實在減少好多,可以說減少了……,又不到一半,大概減少了五分之二,有好多減少了。今日將減少的替他補充。金剛經最要緊的是八句偈。八句偈,鳩摩羅什只譯出四句。實在說,焦點是八句,他減少了四句,還有好多東西是鳩摩羅什減少的,我將它補充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呢?Diamond,金剛是堅固而不壞。「般若」呢?智慧。「波羅蜜」呢?到彼岸。以金剛的智慧,斷一切無明煩惱,脫離那個六道輪迴,度登涅槃的彼岸,這個就是金剛經的意思。
  第一品是發菩提心品。現在講經依著本宗的講法來講,因為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定的,不過是從文字上的意義來講;照規矩呢,實在是六品。第一品是發菩提心品。
(編者按)本文作者對鳩摩羅什所譯經文,頗有增改。現將增譯部分,以﹝﹞表明,如下文﹝云何修行?﹞;改動部分,用文字註明,如下文:(原文為降)。下文凡同樣情況,都按此例註明。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原文為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原文為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一大段已將鳩摩羅什譯漏的東西補充了。本來須菩提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怎樣住心?「云何修行?」怎樣修心?「云何攝伏其心?」怎樣攝伏其心呢?鳩摩羅什只譯了「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漏了「修心」的字,所以凡是漏了最要緊的,我都替他補了上去。就唐三藏等其餘的譯本,藏文的譯本,都照著原文來譯的。不過鳩摩羅什譯的經都減少了,我將減少的都補充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怎樣來住心?怎樣來修心、修行?怎樣來攝伏其心?攝伏這個妄念?「降伏其心」,這個「降」字有些重,重過了頭,本來用「攝」字就恰好了。即是第一個住心,住心就是安這個心,使這個心安定。這個修行呢?即修心,Practice Paramitas,修六個波羅蜜。攝心呢?將妄念攝伏。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原文為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攝(原文為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段最要緊,這段教你怎樣發起菩提心。大眾以前所講,都沒有明白,幾十家註解都沒有指出發菩提心的法子。現在我將各家、幾十家經的經註未曾指出的,我都簡簡單單指出。「所有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九類眾生,發心普度這九種眾生,就是發廣大心,這個心發到有那麼廣就那麼廣,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發廣大心來普度他,這是廣大心。大眾筆記這四種,第一是廣大心,最緊要的是這一段,發廣大心。「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一切皆令他度到無餘究竟涅槃的地方,我度他到究竟不生滅的地方,這個是第一心,大眾記住,這個是第一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度盡無數眾生,而不住於相,這個是常心。「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個是不顛倒心。怎樣是我相呢?略略解解:自私自利謂之我相。怎樣是人相呢?痛癢無關,人家有病,與我無關;人家窮,與我痛癢無關;人家的事與我痛癢無關:這叫做人相。眾生相呢?分形絕界,和我不同形,更加不同界,更漠不相關了。壽者相呢?惜命延年 C這段講發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大眾能夠發了這四個心來修行,就可以將妄念攝伏。妄念攝伏了,佛性就現前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段起,生清淨心品第二,這段是第二品了。生清淨心品。這段是教大眾一班比丘行六度波羅蜜。所以行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精進也好,禪定也好,智慧也好,都不住相,也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行這個布施,那麼清淨心就現前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此處講離一切相。這個「如來」當「佛性」解。「即見如來」,這個「如來」當「佛性」解,當「見性」解。所以「如來」有的講法,這個「如來」不是一個佛,是「見性」解。「即見如來」當「見性」解。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段所講就是:如果能聞金剛經,已與佛結了多生多世的緣。若進一步修行,就要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亦離空,亦離有,將空、有二邊都要消除,要離空有二邊,顯中道實相。離一切相,離空相、有相,證到中道實相。證到中道實相呢?連中道都要跳出,連空、有、中道都要一齊超出,空有雙離,全部離出,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好像渡河、過海,過了海,船就不要。成了佛、見了性之後,一切法不需要,所以離了四相、空相、有相,一成了功,全部相、空、有要全部離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此處所講呢,是從真義的境界來講。說法有三個境界:一個真諦、一個俗諦、一個中道諦。現在從中道諦的立場來講,不可說、不可取的;從俗諦來講,可說可取的。所以分三個立場來講:這一心三觀從俗諦來講,有說有取;從真諦來講,無說無取;此處從中道諦來講,所有說、取全部要超出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處是講以一切物資種種來供養佛,不如由性分來修之功德。所有以一切物資供養,不如修心養性之功德。因為以物資來供養之功德是有限的,如果修心養性做工夫是無限的。所以大眾受持這本經任何四句偈,任何四句偈都比一切供養功德大。因為一切佛法都從這本經出。從俗諦的立場講,佛法應該修;從真諦的立場講,佛法是無修無證的。所以從真諦、俗諦來講不同。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處是講阿羅漢有四級:第一級須陀洹,好像大學裏第一班Freshman差不多。第二個斯陀含,這個等於Sophomore。第三個阿那含等於Junior。第四個阿羅漢等於Senior。這是阿羅漢四個階級。這四個階級呢,都要離開「相」。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非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住非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此處講「心淨則國土淨」,這段就是這一句解。所以須菩提,不應住色生心,所以大眾不好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住個有相而生心。大眾發菩提心,不好住有邊而生心。另一邊呢,不應住非色而生心,不好住空邊而生心。鳩摩羅什譯了「有」的邊,他沒有譯「空」的邊,所以譯經常常最重要的也會譯錯、譯漏的。所以不應在「有」的方面生心,不應在「空」的方面生心,應在中道而生其心,這是空假中一心三觀的教理,即是法華宗一心三觀的教理,完全是「心淨而土淨」。這段這樣解就得了,解兩句話就得了。這個心好像明鏡一樣,物來即現,物去不留,如鏡中花、水中月,心清淨,來無影,去無蹤。現在第二品完了。
  現在第三品,般若本義品。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開示汝。﹞」
  又漏了「開示汝」這幾個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此處講,大眾從性分做工夫呢,比從相分做工夫,是沒得比較。如大眾從相分做工夫,以種種金銀珍寶供養佛,不如從性分做工夫。性相兩樣。從心性入手,功德無量;從相分入手,功德有限。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凡是一切經典所在之處,等於一切佛之真身舍利,所以一切天龍八部都供養的。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此處重覆說,大眾修佛、修法,要你修心養性,從性分來修,則功德無量,不好從相分來做工夫,不好從形式來做工夫。以前佛出世都是從性分來做工夫的,現在一代一代變成從相分來做工夫,從儀式去做工夫,不過同佛結結緣而已。最重要從性分,不好從相分。原始佛教從性分做工夫,現在佛教一代不如一代,從相分做去了。如華嚴經所講:「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佛以「覺」言:外覺離一切相,內覺空一切相。於相離相,於空離空,這個得符「真空無相」之旨呢,這樣就是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呢,即布施。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此處講忍辱度,因為釋迦牟尼佛前生是常不輕菩薩,如法華經裏講他前生行忍辱波羅蜜,見任何一切眾生都頂禮,促他成無上正等正覺,修這個忍辱度的。當時前生,被歌利王節節割截身體,非但不生憎恨心,他還以發菩提心報怨。俗人講「以德報怨」已是好的,不過佛經還要將個心擴大,以大菩提心報怨,所以他成佛後,先將歌利王度了。所以佛就是行這個不顛倒心,實行這個波羅蜜,還要一切怨親平等普度,尤其是發菩提心報怨。這個發菩提心報怨,大眾應該要修學。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此處不好在有相方面來生心。
「『不應住非色聲香味觸法生心,』」
  不好住於無相,不好住於空處來生心。
「『應生無所住心,』」
  應離開二邊際而生其心,就在中庸,即在中道處。心無所住,一個空、一個有、一個中,一心三觀,這是法華經所講。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現在講第四品,般若廣義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這個呢,第一要通達無我,要離一切相做功德。不好從相分做,一定要從心性做;即不好從儀式做工夫,要從心性上做工夫。以通達無我,以無所得,真實修心,即可荷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這完全講離一切相,不好從形式、儀軌做工夫,完全撇開相,由相入性。因為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這個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樣講的。所以講法應從歸納講,若從歸納講,講一、兩句話,將要點講講,大眾一明白,就可以成就了。所以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不需經典的,只需師父提出要點,大眾一悟就得了。現在本宗是代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來講,所以從簡講,是從歸納講,不是從演繹講。怎樣是歸納講?怎樣是演繹講呢?歸納只是將精華點點睛就得了,一套經講幾句話,就可以講完了。如果是從演繹來講,將能演得講一年都講不完,這是演繹講。若從歸納講,大眾聽一、兩句,一悟就可以成就了;但是演繹的講法,你聽一百年,你都沒法子悟。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很要緊。凡是修行人遇到逆境,遇到為人輕賤,或者遇到病,或者遇到種種不如意的事,其實就是這些事,消滅宿世罪業,使你快快成佛。從前我們有一位師兄問師父(諾那祖師)說:「念經『順』是怎樣?『逆』是怎樣呢?」「如果念經遇到順境,愈唸經愈發達。這個是大眾前世因果熟,善因熟了,所以今世唸佛修行,樣樣如意。但是成佛在順境中修行,成佛成得慢一點。如果大眾唸佛遇到順境,不好歡喜;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那麼再次問師父:「愈唸愈衰,怎麼樣呢?」師父說:「你不要悲哀。愈唸愈衰的人呢,愈唸,他的業障愈消得快,成佛也快。凡是即身成佛的人,都是盡此一報身來成就的。凡是愈唸愈遇逆境,這個人是一生成功;愈唸愈遇順境的人,這個人多生成功。所以遇到順境,也不好歡喜;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所以唸佛遇到逆境反而便宜,大眾要知道。所以大眾遇到順境,不要喜歡;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實在遇到逆境,成佛反而便宜一點。大眾要醒覺,不要遇到逆境退轉。從前有個和尚修行得好,也好誠心。修行一下,就瞎了;再修行一下,跛了一隻腳;再修行一下,跌入井死了。這個和尚為什麼受這麼多難呢?以為佛不靈,實在佛不知有多靈。因偃o個和尚應該這一世人要瞎了眼,第二世跛足,第三世落入井死,他一世受完三世報應,變成這世成功,實在反而便宜了。所以以俗眼看,與佛眼看,是兩個樣的。大眾最要緊要明瞭。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未來(原文為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未來(原文為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段段要大眾離一切相,不要以種種供養功德為大,來來去去要大眾修心。由修心養性,則有無量無邊功德。一切形相供養,好像:拜拜、唸誦、拜懺、唸佛,那些從相分做工夫,都是同佛結緣,不能夠明心見性。如果從性分來講呢,就可以一彈指間成佛的,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果,是入西方……是阿彌陀佛開個化城,即是變化個幼稚園,使大眾進去唸書,但這是起點,不是終點。帶業往生是起點,明心見性是終點,所以大眾要明白。其實明心見性是終點都沒究竟,還沒到究竟的終點,明心見性只是終點的初步;還要由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證實相、證法身,然後才到究竟涅槃的地方。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修行?﹞』」
  此處漏了「云何修行」,很要緊。
「『﹝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原文為降)伏其心?』」
  如何是「云何應住」呢?英文呢,是Fix your mind。「云何修行」呢?是Purify your mind。「攝伏其心」呢?是Control your mind。如果用英文來講,可以譯得清清楚楚。大眾清楚了嗎?一個應住心,Fix your mind。那個修行呢?Purify your mind。那個攝伏其心呢?Control your mind。大眾就是不能攝伏其心,大眾的心、的精神,為外境所吸,物質支配精神,大眾心取了境了,心為境奪,這個是物質支配精神;現在佛法是精神支配物質,心不為境奪。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個是常心,記住方才講過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四個心是金剛經主要的精華。可惜大眾以前講經,都是字面解字面,你解了一萬年,字面解字面,與金剛經不相應的;你一明白這四個心呢,就相應了。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個不顛倒心,不好顛倒。有幾種顛倒?四相的顛倒,還有呢,有四顛倒、八顛倒:眾生住常、樂、我、淨;羅漢講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一種是凡夫的四顛倒,一種是阿羅漢的四顛倒,都要離開。要到了涅槃經的常、樂、我、淨,然後才是真境。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躟Y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這個呢,修一心三觀的法,就可通達無我。一心三觀法,在俗諦就是立一切法。俗諦來講,立一切法。真諦法,泯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泯,全部都要撇去。所以從有相來講,阿彌陀經、華嚴經都是立一切法,所有有相的佛法都是立一切法。如果無相,就空一切法,泯一切法,金剛經一切法都抹的。從中道講,攝一切法。一個立一切法,一個泯一切法,一個攝一切法,三個立場不同,所以心要運用了。就像入世的,立一切法,入世通俗來講佛法,一切要講「立」,由「立」起,這個是小學階段了;小學畢業了,立不得了,全部要撇去,泯一切法。到了中學,將小學畢業全部取消了,明白嗎?一個立,一個泯,明白嗎?讀到大學,不只了,立也不對,泯也不對,就要攝了。非立非泯,要雙超。所以就要一個空、一個有;再進一步,空有雙融,再進一步,空有雙超了。這樣然後才是佛法。由一心三觀分四個立場來修行,一步撇一步了。所以大眾學法,若執著來做的話,就未通的了;但一通了,就要撇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處兩句話就可以講完了。反心內觀,一味妙明心。因大眾的眼是向外看,不是向內看。佛之眼向內看,而大眾之眼向外看,甚至沒有那麼多……向外去。你要反著方向,眼向內看。怎樣是向外看呢?被色聲香味觸法吸住,這是向外看。向內看呢?即是反觀自心,返本還源,顯出你的真性來看,這是向內看。這叫你六根守住自性不動,不好向外看,六根向內來觀心,這樣解。這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都如夢如幻。這品是明體,第五品了。
  我們講講明體,第五品。萬法真如,將個萬法返本還源,就是真如。真如一演變出來,由俗世演出來,入了俗,即演變萬法,這個是一真法界觀。這個講一真法界,這個講入個毘盧遮那藏的性海,一超直入這個境界。將六根守住,守住六根,將六根向內而觀其心,心一開呢,頓成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這個要入定入得好深才行,如果未曾入得那麼定,我所講的,就不明白了。所以如來了知眾生的心源,是一種實相的法性;如水流千差萬別,流出去是千差萬別,但是源頭只有一個。既悟大眾心性同一源,則眾生之心即佛心,佛心即眾生心。又眾生心是妄心、生滅心,從條迷路走,即是背覺合塵的眾生境界;如果返轉頭,背塵合覺,覺悟就是佛,迷即眾生。如果背塵合覺,即菩薩了;如果背覺合塵,是眾生。大眾知眾生心虛妄,一個心虛妄,就入輪迴,落三世;同時也顯出不生不滅的真心。大眾所發的生滅心,不是菩提心;若能顯出不生不滅的菩提心呢,這個心就是佛心了。但是真實心源呢,眾生同佛平等平等的。若迷失這個心呢,生分別心、生滅心,所以隨三世,流轉苦海;如果能夠返本還源,悟出那個真實心源,佛同眾生一體,無二無別,我一剎那間,就可以完全知道百萬眾生。這個是一真法囡[,這段,這是明體第五。這是講一真法界,這是華嚴經的一真法界,亦是法華經的一乘實相,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是不可言、不可說、不可見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不住於相,其福無量;住於相,福德有限。大眾聽我說個偈陀:「佛在本心,眾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無量。」佛在本心,要自己度,不好靠佛度。所以愚人求佛不求心,聖人求心不求佛,明白嗎?好像唸佛,唸阿彌陀佛,是對初機來講的,是從俗諦來講的;如果從真諦來講,講修心的,明白嗎?所以一個一個程度不同,差不多是這樣:唸佛,如果照那個帶業往生來講,似乎對那些不識字的契機;如果智慧好的,應該要在修心養性上做工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色相呢,都要離。甚至空、有都要離,顯中道實相,處處都要叫你顯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分四道門,任何一道門都可以入佛道。
「『須菩提,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佛法不可言、不可說、不可聞、不可見。眾生同佛呢,本無差別。覺悟即佛陀,迷即眾生。所以一切眾生現在講,不過講個名而已,實在同佛無二無別,他能悟道,同佛無別。所以聽我說個偈,金剛經的偈:「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又聽我說個偈陀:「於未來世,聞說是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俗諦來講,一切法有所得,一切功德都有;從真諦來講,一切無所得,非空非有;中道無所得、無所失的。這個無所得、無所失的,這個離二邊。有得有失,有勝有負,那些都是入世間的,不能出得世的,所以要離二邊,無得無失、無勝負、無得失、無是非、無貧富,要離開相對。有相對,是俗義,入俗的,不能跳出輪迴。大眾離開相對,就可以超出三界六道,而登無上正等正覺。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以佛法平等,無有高下。如果有高有低,這個是俗諦,不是佛法。所以佛法是平等無高下,是同的。甚至佛性無男無女、無我無人、無高無下、無得無失、無是無非、無善無惡,此處完全講中道,這個是不二法門。金剛經所講是不二法門,直指這個不二法門。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多(原文無多字)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來來去去都要離相,由相入性;再進一步,性相相融;再進一步,性相雙超,這個境界則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大眾修行,初機從相分入手;修了根底,撇離這個相,由相入性分;再次深一步了,完全入進去了,性相相融;再入深一步,性相雙超。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大眾,再複述方才講過的偈陀,也就是:「佛在本心,眾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無量。」如果從俗諦來講,佛能夠度眾生;但是從真諦來講,佛不能度眾生,只有眾生自度。如經裏頭講,過去諸佛有恆河沙數之多,如果佛能夠度眾生,現在一個眾生都沒有了,何故現在有那麼多眾生呢?實在度眾生,實情自度,這個標準不好靠佛度。如果靠佛度,就變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即是幼稚園讀書,慢慢教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經過十地、四十二個迴向,然後才成佛。但是從性分講,一彈指可以明心見性成佛。如果從相分來修,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這個快慢是沒得比的。所以最上乘呢,都是講一剎那間成佛,不講往生,所以在那個第一個淨土凡聖同居土,和那第二個方便有餘土,講帶業往生的。第三個實報莊嚴土已經不是講往生,是講禪定安住的。你入個禪定安住的地方,無往生的。第四個淨土,講匯歸毘廬性海,入法界,更不講往生。只要你能夠豁然貫通,你修行,修得心開時,「pat」的一聲,將無明窠臼打破,就是佛。這處就是常寂光土,不需要往生。往生是對下級、無知識的階級來說可以通;如果稍微讀過書,都不應該講往生,明白嗎?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法身是無相的,不可言、不可說、不可見的。所以原先佛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嗎?」須菩提他都沒有悟,以為從相分觀如來就得了。所以佛講,如果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就是如來。如果從相分來講,就始終不能見性的,一定要從性分來講。所以須菩提言:「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四句偈呢,本來是八句的,金剛經最重要的是這四句偈,因為鳩摩羅什將這八句偈減少了四句。如果從藏文、梵文來看,則是八句的。金剛經有七譯,從唐三藏等所譯的金剛經,六譯都沒有減;七個人中,唐三藏譯過,鳩摩羅什譯過,還有實叉難陀譯過,義淨譯過,個個都譯八句。但是鳩摩羅什譯四句,因為當時是那般文人譯的,注重中國文字,不注重真義。聽我說這個偈陀,全金剛經的精華在這八句: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應得見我。彼如來妙體,即法身真性,法性不可見,法體不可知。』
  如果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以色、聲、香、味、觸、法求佛,求佛保佑保佑,這個是向外馳求,只有福德,而無功德,不能見性的。「不能見如來」,即不能見性。你求菩薩保佑我,保佑我發財,全部向外馳求,只有福德,而無功德,明白嗎?福德則有,功德則無,明白嗎?所以大眾福德要求,不過不好執著,明白嗎?但是要福德變成功德。「不能見如來」即不能見性,這樣解,明白嗎?這「見如來」當「見性」這樣解。「彼如來妙體,即法身真性。法性不可見,法體不可知。」即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見的。講到這處,金剛般若講到極頂了。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不可求的,明白嗎?這處是金剛經的精華,本來八句的,應該補回,補回八句才恰好。因為就佛法的中觀有八種:不生不滅的法身,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怎樣不生不滅呢?如明鏡照像,來無蹤,去無跡的,這個不生不滅。不斷不常呢?如河水長流。不一不異呢?怎樣不一不異呢?如我影個相(照相),前面同我影個相,得個前面的相,從背脊影個相,得個背脊,從左邊得左邊,從右邊得右邊,來來去去的,雖然得這幾個相,實在是一個人,明白嗎?會解了嗎?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呢?怎樣是不來不去?如電 v中人,如鏡中花、水中月,來無蹤,去無跡的,這即是八不。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這段完全講八個「不」,不斷不常呢?即是如水長流。不生不滅,方才講過。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法身有八種「不」的境界。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有十個聖號,來自由,即叫「如來」;去自由,即叫「善逝」。所以佛來自由,入世來自由,叫「如來」;出世涅槃自由,即「善逝」。
  以上是明體,這段是顯用,這段起顯用。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此處呢,要和大眾講守六根,六根不動。怎樣六根不動呢?凡夫眼見色,眼見一樣東西,生個憎愛取捨心,即是你的眼如果見個東西愛而取之,或者惡而捨之,你的眼同它和合了。心有愛惡取捨,就同它和合。耳聽聲也是,你中意聽或不中意聽,耳同外境和合。此處使你六根不動,六根不同外境和合,明白嗎?這是要你修心。這個心六根不動,對外境不好有取捨,不好同它和合。如果你心動了,心為境奪,成為眾生相;你心不動,你心不為外境所奪,佛性現前。這樣解這一段,明白嗎?兩句就可以解完了。即是六根不好同外境和合。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所有一切法相都泯去,也是叫大眾啊,不動於心。不動心,離一切法相,如孔子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不動心,離一切法相,一切法相由它幻起幻滅,我心不動。此處教大眾不動心,不動于中。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眾以種種物布施,不夠不如有個人發菩提心。發這四種菩提心,持這部經呢,發個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唸這部經,或唸四句偈,或者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面唸呢,一面修心,使六根不動。六根不動,則六塵不起;六塵不起呢,將八識轉成為五智,即是由根塵識圓通。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開佛知見呢,是結個佛因。示佛知見呢,即導入佛的境界。悟佛知見呢,將與佛心契合了。這樣心契合了,漸漸入個金剛後心,不為煩惱所斷,這樣然後才到這個明心入門的境界。再進一步,將明心的境界維持得長久,將之任持,心漸漸光明,乃至見性成佛。
  現在大眾跟我念金剛經的真言。持這個經呢,或者唸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也好,或者唸「南無阿彌陀佛」也好,不過是唸佛修心,不是教大眾唸口簧。如果大眾唸阿彌陀佛,唸口簧,唸得喉嚨破了,唸了一萬世,都不成得功的。這個唸佛修心,這個是密宗的講法。如果顯教的講法,只是唸口簧的境界已矣,所以不可不知。
  現在傳「金剛經真言」:
納莫 邦 嘎 娃地,煎炸 巴 囉 密 打 野,唵,納 地,地 打,
namO bAng ga vAdei, jen-ja bA ra mee dA yeh, OOm, nA deh, dei da,
衣哩 施,衣哩 施,密 哩 施,密 哩 施,悲 納 煙,悲 納 煙,
 ee-lee shee, ee-lee shee,mee lee shee, mee lee shee, bEE nA yen, bEE na yen,
納莫 邦 嘎 娃地,不囉 打木,不囉 地,衣 咧 地,衣 咧地,密 咧 地,密咧地,
namO bAng ga vA-dei, brAt-dum brAt-dei, EE ree dee, EE ree-dee, mee ree dee, mee-ree-dee,
蘇咧 地,蘇咧地,烏蘇咧,烏蘇咧,補 育 醫,補 育 醫,梭 哈。
shU-ree dee, shu-ree-dee, OO-shu-ree, OO-shu-ree, bu yu yee, bu yu yee, sO ha.

  「金剛經真言」即是「無盡藏真言」,「般若無盡藏」。唸這條咒等於六百幾卷般若經一起唸;一起唸呢,等於入定唸金剛經一萬遍效力,所以這個是秘咒來的,大概在中土失傳久矣。這是由西方學回來的,大眾得到這個殊勝因緣是不容易的。因為這個法不講是美國沒有,像中土亦無人識。大眾得到這個機會,已經非常殊勝。今日所講的法,這個中土都無人識,何況在美國呢,連一個法師都找不到。大眾好殊勝,大眾得到殊勝真言,好好護持。因為佛法在中土,好多東西失傳。現在大眾發心,將失傳的佛法要找回來;實在在這個時候還可以找回來,就看大眾肯不肯去學了。
  現在獻曼達。
附註:  金剛經有二首偈,一是有為,一是無為。
  有為偈:
      一切有為法── 一切世間有所作的修為法。
      如夢幻泡影── 都是如夢幻化的水泡沫影。
      如露亦如電── 都是幻化,不能長久。
      應作如是觀── 應觀想如夢,返幻歸真。
  無為偈:
   一切無為法,如虛亦如空── 一切無為法如虛空一樣。
   如如心不動,萬法在其中── 若能守著心不動,見境不為境奪、見事不為事奪、見法不為法奪,一切法即
                 在其中。
    心不動則自然通萬法。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剛般若
    全站熱搜

    金色湛藍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